Back to top

在地故事:臺東南迴健康促進 關懷服務協會 - 趙于瑩

初來乍到,周遭的一切事物對我們來說是那麼新鮮,帶著對陌生環境的謹慎與好奇的興奮,我們踏上了為期16天的蹲點之路。

 

在台東南迴蹲點的日子,我們的行程以跟著督導到各文健站進行服務為主。通常一早八點,督導會開車到我們居住的土坂方舟教室載我們下山,接著前往位於不同部落的文健站。由於文健站之間距離遙遠,近則相隔一個山頭,遠則跨越不同鄉鎮,加上部落大多座落深山之中,並不容易抵達市區,因此不論是協會人員或是當地居民,開車幾乎是一項必備技能。

 

文健站,全名是部落文化健康站。站內有照服員負責部落長者的日常照顧,例如量測血壓、進行延緩失能活動、提供長者營養餐飲、電話問安以及居家關懷等等項目。在醫療不便、缺乏青年人口的山區部落,文健站與照服員身負著長者關懷與醫療照護第一線的角色。

IMG_0307.JPG

在我們這段期間的觀察,部落大多以老人跟小孩為主,像我們這種年齡層,甚至是青壯年的人並不常見。至於常常聽到的原因則是:在外讀書、在外工作。交通不便、當地就業機會少等因素,青年大多離開家鄉似乎是許多地方的共通點。但也因為這樣,選擇留在部落的青年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督導是部落少見的年輕人,我們曾好奇問過她為何留在部落從事長者關懷照護工作。督導說,她從小就在外讀書而且是住校,回家的時間很少,「在外面工作、外面讀書,你回到家的時候會覺得很舒服,可是要收假的時候會覺得好煩喔,為什麼要去那個我很不熟悉的地方?會覺得不想要回去,所以就想說回家好了,也陪陪我媽媽。」她這麼跟我們說。

 

看著她平時和文健站的Vuvu(當地人對長者的稱呼)們有說有笑、互動熱絡,於是我們猜想她和自己的長輩應該也是這麼融洽地相處著。然而,督導卻告訴我們她其實跟自己的爺爺不太親近。「一直到我爺爺過世的時候才覺得,自己不夠珍惜跟長輩相處的時間」「我是到他走的一兩年前我才在家裡,就是回來台東工作,才有陪他去看病。他過世,我們這些孫子孫女其實還蠻難過的,因為我們都不在他們的身邊。」長期在外面讀書工作的背後,犧牲的卻是她陪伴家人的時光。

 

「人就是這麼賤,要失去的時候才懂得要珍惜。」一句遺憾的感嘆,督導淺淺的笑著帶過。

IMG_3029_0.JPG

也許是注意到我們變得很沉默,督導隨即語氣一轉,試圖讓氣氛快樂一些。她輕快的聊著有時候工作忙不常到文健站時,Vuvu們還會調侃她,而她也會開心問候他們、聽分享他們心事等話題,重現她溫暖開朗的一面。

 

老實說在聽完督導分享故事的當下,我覺得有點難過,除了故事本身的遺憾之外,或許也是想到自己與家人間的互動。蹲點的這段日子,不論是部落或是各文健站,我們打招呼、主動開啟話題,我們花時間和未曾照面的人們建立友誼。然而,自己又花了多少時間好好和家人相處?

 

督導的那些話使我印象深刻,也讓自己在剩餘的蹲點期間有所反思。在交通、物資都不虞匱乏的生活環境下,什麼才是自己追求的?

我想,這趟蹲點的收穫,會使我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吧。

IMG_3502_0.JPG

作者小檔案

趙于瑩
輔仁大學

我是趙于瑩,來自台南。因記錄日常而接觸攝影,從此迷上它延續時光的魔力。
目前就讀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正朝著夢想方向一邊摸索一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