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彰化縣 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 - 初次見面|拜過土地也拜訪生活

溪庄調查局・Day 2

初次見面|拜過土地也拜訪生活

📍調查日期:2025年7月26日
📍調查範圍:大庄村
📍天氣情況:多雲風大、夕陽美好

特務PI,早安。
經過昨日的綜覽,今日要第一次進入田野調查的主要──大庄村,根據線報大庄村有幾位關鍵人物,是撐起大庄村運作的棟梁,缺一不可。今日目標是用真誠的心進行交流與其建立聯繫,為日後田調打下扎實基礎,並走訪大庄村三聚落之一的本庄。


情報一|大庄村信仰中心:開天宮

今日中午用餐時刻我們踏入大庄村的信仰中心──開天宮,長輩們圍坐在一張張大紅圓桌前一起吃著午餐,爽朗地和協會夥伴們打招呼,我們略顯生澀的站在廟前介紹自己,大聲說出自己名字的時刻,也像是我們第一次正式向大庄村說聲:「初次見面,請多多指教。」

接著我們進到社區的辦公室,聽著村長、美玲姐與協會夥伴討論社區事務,感受到開天宮彷彿是本庄居民的客廳,每個為地方付出的人搭起遮風避雨的棚架,而居民也用回饋與參與支持著社區的運作,大庄村屹立在濁水溪畔,是因為有無數雙手與心共同打造。

村長妙語如珠與我們相談甚歡,分享大庄居民一天的節奏,從早上的農事到晚上的休閒,我們也反問那麼村長的一天又是怎麼過的呢?他笑著提到問候福壽螺、服務村裡大小事等等的工作,語氣輕鬆但背後是十一年來每日服務的累積。

十一年如一日的村長工作,是先前人生歷練中累積出的眾望所歸。


情報二|友善農耕的實驗:紙膜插秧

下午我們到尚水農產的倉庫旁,看到牛耕米與農改場合作進行的紙膜插秧試驗,農機喀噠喀噠地前進,展開紙捲插秧落地,儘管每次的展卷都是成本的累積,但尚水農產仍堅定踏出友善農業的每一步,相信一株株的二期稻作會在結出飽滿扎實的稻穗。


情報三|初一十五的敬拜:犒將khò-tsiòng

這座面向濁水溪的廟宇,承載著大庄人的願望,化作一縷香煙裊裊上升。

稍事歇息後,我們再度回到大庄村進行訪問,少了社區夥伴的帶領獨自前往不免微微不安,先到廟裡拜拜,再到村裡逛了一圈,才鼓起勇氣向坐在廟埕的長輩們請教,村民們一言一語接力把我們送到廟公的跟前,還不忘叮嚀廟公要從開天宮還小的時候開始講起。隨著廟公娓娓道來每尊神像背後的由來故事,大庄村的包容也漸漸浮現大庄村的包容,或許可以從中看出來,開天宮的名稱源於主祀的「開」臺聖王及玄「天」上帝,在祭拜順序的最後是「大家神」,在同個神桌上祭拜來自各家結緣的眾神。

下午五點半,村長舉香代表敬拜,開天宮除了農曆正月及七月外,每逢初一、十五都會舉行犒將(khò-tsiòng),表示對於五營兵將的慰勞與敬意。隨後村長帶著我們站上濁水溪的堤防,講著河川高灘地的演變,以及村莊曾經歷國軍試射的轟隆歲月。

犒將來到尾聲,金爐中的煙緩緩上升,村長舉香敬拜,向神明祈求保佑大庄居民健康平安。


今日任務外補充|踏出成為溪州人的第一步

因著村長的一句話,我們來到北斗的鞋店採買雨鞋,鞋店老闆熱情招呼,推薦我們輕量雨鞋並給我們尺寸上的建議,相信能讓我們接下來的田調之路更加順利,穿上雨鞋的我們即將踏出走進田野的第一步。


本日結案|揹著夕陽歸途,水圳是溪州的回家路

和村長告別後,我們揹著夕陽踏上歸途,沿著莿仔埤圳一路回到阿畝。或許對於溪州人來說,沿著水圳走就是回家的路。途中夕陽西下與水田倒影融成一片的水天一色,看著百年的木棉花樹隨風搖曳,靜靜守護著路旁的土地公廟。蹲點的第二天,我們開始帶著遇見的故事與人情,一步步走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