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台東卡大地布部落 - 羅士鈞

「卡大地布之所以能這麼強大,就是因為我們願意包容不同文化」青年會某位重要人士曾經這樣對我們說,但為保護當事人受到持異議者論戰,因此匿名處理。
 

不是族人的族人

 

來到巴拉冠,不難注意到一名留著長髮、皮膚黝黑、不穿上衣不穿鞋、甚至也不洗澡的神秘男子,宛如山頂洞人一般的存在。原本以為他是部落族人,但在探聽之下才得知其實他和我們一樣是外地來的漢人,大家都叫他「Vaiking」。「你們不要看他這樣,他祖先餒!之前大獵祭的時候,哥哥他們就把打下來的山羌帶回營地,結果Vaiking就走上去直接把山羌的頭扭斷、然後開始扒它的皮⋯⋯」阿累陳鵬是如此跟我們介紹Vaiking的傳奇事蹟。

 

這位Vaiking和我們一樣是大學生年紀,來到卡大地布已有六年。更早之前,他曾經跟隨其他部落的獵人學習野外求生的技能,以及各種原住民傳統技藝,來到卡大地布的時候已經是個「比原住民更像原住民」的高手,無論處理獵物或手工編織、各種粗活或細工都難不倒他。不過他的習慣實在是太異於常人,不洗澡不穿鞋就罷,連大面積外傷也堅持要自己上山摘取藥草、拿蘆薈塗塗抹抹而已,因此連部落的人也叫他怪人。

 

Vaiking不喜歡與人交際,總是獨來獨往,甚至團體必須一起行動、修繕屋頂或架設竹樑的時候,他也常因為堅持自己的方法而與其他人發生糾紛,有時候甚至會違抗長輩的指令。他總是默默不講話、直接做下去的那種。

DSCF2434.jpg

青年會前會長捷哥(高詩捷)在齋戒那晚,負責對Vaiking進行杖臀儀式。「來巴拉冠是要過哪一種生活?」捷哥嚴厲地問道。「團體生活!」Vaiking回。「不是你要的生活。」捷哥最後補上這句。Vaiking來到卡大地布的前三年,正好是捷哥擔任青年會會長的時間,或許兩人在這之間培養出了某種師徒的情誼吧。「他會的東西實在比我們多太多了,連我有時候也必須向他學習」捷哥向我們坦承。

 

捷哥跟我們分享了一個故事。某年大獵祭,Vaiking作為領頭人帶著族人上山打獵,然而他卻走到了一條大多數人沒有辦法走的陡峭山路。「作為帶路的人,你應該顧及所有人的安全,帶一條大家都能走的路,而不是你自己才能走的路。」在一陣訓斥之後,Vaiking退下陣來交給另一個人帶路,捷哥也明白Vaiking知道自己犯了什麼樣的錯誤、是願意修正錯誤的人。「我希望之後部落需要幫忙的時候,你能夠回來。如果你能夠用你現在的態度去帶你的阿累,我覺得會是一件很棒的事。」事後捷哥這樣告訴Vaiking,也因此他留在卡大地布、留在巴拉冠,一直到今天。除了作為一個被族人學習的對象,也學習如何與大家共處、學習部落合作與共享的核心精神。

 

在巴拉冠的青年之中,還有許多人像Vaiking一樣身上並不是留著卑南族的血、也不是出身部落,但每逢收穫祭或是大獵祭等重要場合,都會義無反顧回到卡大地布幫忙,和族人共襄盛舉、一起生活。「可能十年、二十年後,你會說他不是部落族人嗎?我覺得他是。只要部落需要你的時候,你就會回到巴拉冠做你階級該做的事,那個比你身上留什麼樣的血還重要。」或許就是這種宛如家一般的歸屬感,讓卡大地布永遠是這些異鄉人的故鄉吧。

DSCF5256.jpg

外來文化的影子

 

其實從不少小細節就能看出來,卡大地布在經歷漢人移墾以及日本統治,吸收了一些漢人與日本文化的元素。然而這些外來文化進入到卡大地布之後,並沒有取代部落原有的卑南族文化,反而是族人透過吸收這些元素,更進一步展現巴拉冠「服從紀律、敬老尊賢」的傳統精神。

 

第一次注意到這件事情,是在小米入倉那一夜,青年男子聚集「巴拉冠」聽訓的時候。只要有長輩在,所有人就必須打直腰桿、雙腿微開、並將雙手放置於膝蓋上,這讓我想到過去常聽家裡長輩講,經歷過昭和時代日本教育的那一輩,在正式場合都習慣採取這種坐姿,尤其看老照片便可知一班。而收穫祭精彩的摔角活動,也是源自於日本人引進的「相撲」以及「柔道」,加上卑南族的尚武傳統,這些競技便很自然地融入卡大地布的會所活動之中。

DSCF3927.jpg

另外一個明顯的文化融合,則是在族人的家中。現在的部落早已屏棄以茅草和竹子搭建的民居,一律改以漢人的合院或現代的透天厝。每間民居,大都存在著漢人「正廳」的概念以及「神明桌」的形制,然而上面供奉卻大多是天主或基督像,偶而甚至能看見天主與祖先排位共存共榮的畫面,是台灣外縣市人難以想像的文化景象。
 

從漢人移墾、日本統治一直到民國戒嚴,卡大地布不斷經歷外來文化入侵,但他們卻能同時保持著彈性與延展性,並將其與自身卑南族的文化脈絡接軌,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份。或許是巴拉冠教育使然吧,所有事物都條理分明、但又不至於拘泥成規。族人不會排斥新的、外來的事物,也不吝於分享自己的傳統文化與精神,因此才會讓卡大地布持續充滿活力與可能性。

 

在卡大地布的最後一天,我們有幸造訪部落少數仍從事手工刺繡的周玉蘭阿嬤,以及前來巴拉冠開設刀藝工作坊的鹿樣老師。看到傳統工藝後繼有人,我們也離開得心安理得。而「刺繡與刀」的組合,讓我想起曾經有人用「菊花與劍」這樣的比喻,來形容日本人剛柔並濟的民族性。或許知本也是這樣的吧。無論時代如何遞移,都能在柔美的繡紋以及剛毅的刀之中,找到自己的風骨與浪漫。

DSCF6502.jpg

作者小檔案

羅士鈞
國立政治大學

熱愛透過攝影記錄生活,更樂於探索、學習不同的文化和語言。或許有點工匠性格,喜歡實際去做多於用言語去說。相信影像已經是世界最廣泛且平易近人的共同語言,並正在朝成為攝影師之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