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基隆 過港社區 - 甘媄心

源頭活水來

在過港的日子裡,我們到附近的暖暖水源地好幾次,優美的山光水色,搭上燦爛的陽光,總讓人覺得這裡特別幽靜和舒適。我們走過了暖心親水公園、也步上吊橋,走到雙生土地公廟、也路過了希望森林,或許這裡的每一處都是自然與人們和平共處的證明。

 

之前也在黃臘石文化館看到了希望森林的策展,讀了關於這片森林的故事,一直很欽佩地方居民親力親為、親手栽種群樹。縱使森林保留的過程經過很多摩擦,曾經有一度整片森林都被破壞,所有原生種的樹木都被連根拔起,但在所有地方居民的努力和堅持之下,水源地慢慢重回昔日的綠意盎然。

 

雙生土地公廟的兩位土地公各自掌管兩條溪,希望森林的樹木長成暖暖獨有的綠色隧道。走在這片山林間,耳畔響著夏日蟬鳴與城市少有的鳥囀,讓我們深感這片土地更是值得被好好守護的地方。

 

無古不成今2.jpg

「無古不成今

聽聞過港有早期留下來的市府單身宿舍、自來水公司員工宿舍、警察局宿舍等等,一直與他們擦肩而過,終於,我們找了一天前往走訪。微風徐徐,陽光正好,不論是走在記錄了故事和手繪地圖的眷村巷弄,抑或是踏入已然翻新的警察老宅,都能感受到歲月靜好。

 

清法戰爭、漳泉械鬥、眷村、老宅新建,這些名詞逐一被書寫在過港的歷史裡。兩百年過去,曾經風光一時的市府宿舍與員工宿舍早成了現在我們看見的老屋。推開舊時警察宿舍的門,如今看到的已是改建過的樣貌,時光彷彿凝結在充滿塵埃的書架與櫥窗上,停駐在空間裡看似永恆的片刻。眷村巷弄的紅磚牆上,處處爬滿了青苔、也長滿了居民們和這塊土地共生的記憶。

 

今與古恰到好處的融合,在眷村說眷村的故事,在過港說過港的故事,這裡的一切乘載著從前的生命,也注入了新血,更難能可貴的是,一切的一切都存在過,也依然存在著。

 

下雨的聲音2.jpg

「下雨的聲音」

即使陰雨綿綿、天色昏暗,一到社區發展協會時仍有一群人一如往昔地守在他們的崗位上:他們是關懷據點的志工們。據發展協會總幹事所言,關懷據點分為好幾個部分,舉凡訪視問安、健康照護、共餐服務等都在關懷據點的範疇裡。

 

週間日到社區發展協會總是有不同的驚喜可以遇見,很大一部份支持我們的動力就是協會裡關懷據點烹飪組的好手藝,每一天都在期待今天又有什麼午餐可以吃,像是阿嬤們說的,吃過一次忘不掉的原因是,這裡的飯有家的味道。除了色香味俱全的飯菜,也有人總守在這裡不辭辛勞量體溫和血壓,更有人無畏風雨照樣騎機車去送餐以及訪視獨居長輩。

 

這些志工們的積極參與,也讓過港社區成了一個名副其實落實社會參與的據點。看見訪視組披上背心準備前往長者家中、健康組溫柔地協助測量體溫血壓、烹飪組志工辛勤烹調料理的背影,那些被這些笑容與親切溫暖的瞬間,也許是這樣的雨天裡最好的陽光。

下雨的聲音1.jpg

作者小檔案

甘媄心
國立政治大學

 

宜蘭人,上來台北念書之後最喜歡在回家路上看著雪隧旁邊的龜山島發呆。

喜歡和人產生連結,喜歡去到新的地方探索未知,希望能夠透過各種紀錄方式,用更溫暖的方式認識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