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屏東縣琉球鄉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 - 林佳茵

「在旅客來來往往的小琉球,我看見了他們的故事」

 

繁忙的早晨,一艘又一艘的船隻,絡繹在小琉球的港口,進進出出的人們,騎著機車,拿著大包小包,外出採買,有些學生背著書包,準備上學。

 

這,是他們一天的開始,在旅客帶著興奮與期待,踏上這座島的同時,在地的人們也即將展開新的一天。和在地生活最接近、維繫起生活的,不是一條又一條的大馬路,更不是紅綠燈。在這裡,大海就是出門和回家的康莊大道,也是物資進入小島的唯一管道。

 

還記得某天的下午,我們隨意地來到了港口,想著要來拍攝漁港的明媚風光,卻意外捕捉到了,當地生活的樣貌—小島物資。

120132517_150360130067234_4405197254869223730_n.jpg

其實在這段二十天的旅程中,時不時就能從他們的口中,聽到關於貨物運送進小島的故事,或是垃圾必須送回本島處理的問題。然而,親眼看見他們口中所說小島物資的畫面,我的心裡,是快樂的;是興奮的。我沒有想到,原來在一群旅客下船的後,還有許多生活用品、食物等被一箱一箱送進這塊土地上。他們的生活和這片海洋竟然如此緊密。

 

在我的眼裡,他們和海洋、和土地、和環境產生了強大的連結,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罷。沒有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是無法打造出這樣小島生活。這二十天的日子以來,從沒聽到他們對於搭船出門或是船運物資這些事情感到不方便,甚至在訪問的同時,他們總是臉帶笑容的道出關於小島物資的點滴。對於從小在台灣生活的我們而言,實在很難體會他們的生活。

 

然而,在地人們最在意的,不是對外交通的問題,反而是垃圾的處理,物資被送進來的同時,也代表了垃圾必須送回處理的結果。尤其在暑假旅遊旺季,遊客所製造的垃圾,遠遠超過這座小島所能承受的數量,也讓小琉球上的人們,一個個成立各類型的組織,維護海洋、維護環境、保護海龜、減少垃圾等,淨灘活動更是一場又一場地辦。有些人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大力募款;有些人在開民宿的同時,傳遞環保的價值;又有些人為了環境保護的資金籌措,賣掉了民宿。對他們而言,環境是無價的,小琉球的美是寶藏,為了這個小島,我看見了在地人一個個付出的身影,愛護自己的家鄉,看似是如此的理所當然,卻又不可思議。不賺錢的工作是真的沒有人做嗎?

螢幕快照 2020-10-07 上午1.21.08.png

我想,至少在這裡不是。

 

在小島生活二十後,我似乎能夠隱隱約約感受到,為什麼有些人願意留下,為什麼願意付出,小琉球的美好,並不單單只是三天兩夜的旅程能夠體會到的。當我看著清澈見底的海水、晴空萬里的畫面、靜靜地躺在海邊、聽著海水沖刷的聲音,我能夠完完全全體會到——大自然。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住在這裡的每個人,都如此努力地愛著這座小島,和大海吧!

120298745_150889280014319_7863870662790474111_o.jpg

作者小檔案

林佳茵
輔仁大學

嘰哩呱啦又熱愛冒險的二十歲女孩——佳茵

對於各類活動都抱持著熱忱,希望能在大學期間拓展自己的視野、認識不同的人。 和他人交流的過程,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而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