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花蓮 鐵份部落 - 2017.07.22 第十二天 追溯
永遠敞開雙臂歡迎你回來─家鄉
今天訪問了洪智德叔叔,因為前幾天聽他說了一些Af ih的故事,覺得叔叔說起故事很有感情,所以特別再訪問一次,我們到了山腰的涼亭做訪談。
鐵份部落,也叫阿飛赫部落─阿美族語中的Af ih,是米糠之意。稻米在打米之後剩下的米糠象徵部落的祖先,像羽毛一樣輕盈,隨風飄蕩而後聚集在這裡成了一個部落。Af ih的祖先們是從東海岸一帶而來,翻越海岸山脈而聚集在秀姑巒溪支流─拉庫拉庫溪周圍。193縣道沿路只要有河川的支流,幾乎都會有聚落的產生。鐵份主要由兩大族群,阿美族與客家人組成,早年在水源尚未有體制好好分配的時代(水利署建立前),族群之間為了耕地和水資源分配,經常會有衝突,半夜還要去田裡顧水免得被人偷接走;但隨著時代的推進,這些資源有了適當的分配,族群間的相處也越來越和諧。
關於部落中年輕人、青壯年為何回鄉,有許多可能性。其一是衣錦還鄉,在外打拼半輩子後帶著一筆錢回鄉享受退休生活;另一種可能性是和都市中那樣匆忙、競爭激烈的步調不合,在嘗試過後仍然回到家鄉,回歸熟悉的生活。其實家鄉對多數人來說,都是個很美好的地方。它能接納你的不完美,無條件的認同你,並且是你能紮根的地方;在外闖蕩累了、受傷了,家鄉依然敞開雙臂歡迎你回來。
仔細混合,我們的體力與青春
傍晚莊家的叔叔們正要「混土」,在種下種子之前,必須先調配好適當的泥土比例,鬆軟的土壤加上一袋一袋的肥料、稻殼,幾比幾的配方都是作農的大學問,鉀肥養根、氮肥養葉、磷肥養花果,鉀、氮、磷就是所謂肥料三元素。農人們會根據流傳下來的智慧與經驗去決定如何調整比例,才能讓秧苗長的最好。
土的混合也是一個大工程!因為要種的這塊土地比較小,所以都採用人工的方式來生產,不然一般大面積的秧苗農人基本上會和秧苗場買。如果要自己做,從今天看到的混土,到播種、出箱都要自己來,只要太陽出來了,都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啊!一鏟一鏟慢慢將土混合三次,我們試著幫忙鏟幾下,每次彎腰、揮動鏟子都卡卡的,莊叔叔在旁邊幫忙技術指導,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也有它的訣竅在呢!
追溯慈愛的眼光
晚上彌撒前訪問了阿良神父與潘神父。
潘神父現在年紀大了,身體狀況比較沒有那麼好,也沒有和我們說太多話;但從各個居民的口中,都可以聽到關於潘神父的事蹟,關於他如何用心的關心這個部落的人、如何了解社區的習性,很可惜我們無法與神父聊聊這些年在鐵份的感動,但其實是盡在不言中啊,從居民們敬愛神父的態度就可以知道累積的羈絆一定是很深厚的!阿良神父來到部落服務四年了,也是一名很親切的神父,上次彌撒時也介紹我們給大家認識;神父在訪問時說了一些話讓我們很感動,雖然神父能給予社區居民的只有心靈上的支持,但也會很希望用信仰的力量幫忙找回社區部落曾經有過的團結精神,回歸從前那種凝聚力很強的時代。從居民本身、社區工作者、年輕人到神父,大家都有那個心,讓我覺得很感動吧,從來都沒有感受過社區認同感這件事,但在鐵份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事,很自然就會認同自己所在的這塊土地。
年輕人的聲音
彌撒完訪問到了洪子嵐姊姊和阿德弟弟,姐姐是這兩個禮拜以來看到的新面孔,好奇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她從小在台北長大,對於這裡沒有很深厚的童年回憶,但在鐵份有很多家人朋友,節日時也會回來一起慶祝;訪談中說到唯有回到這裡、好好親近這塊土地,才有能紮根的感覺。阿德弟弟則是有音樂方面的興趣,說到有沒有想留在部落,感覺他有想法~他想用所學所知去結合傳統的文化,用創新的東西去刺激傳統藝術,將更多想法帶回部落,並把傳統文化好好傳承下來,並能讓年輕人更接受更喜歡。
聽到他們的理想就會覺得部落像禮拜六的天主堂一樣閃著光、充滿希望─這些青年就像正在茁壯中的小樹,正吸取土地的養分好好長大,他們的未來擁有許多可能性,或許會長出茂密的枝枒,進一步回饋部落,替人遮蔭、造福社區。
2017.07.22 海婷&海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