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花蓮 鐵份部落 - 2017.07.15 第五天 虔誠

潔牙教學各點突破 第二彈

    因為小孩子的時間不固定,所以昨天就決定好要各別去找他們教刷牙。早上在教會遇到邱雨暄妹妹,就跟他回家在家裡教。妹妹的學習力很強!刷牙歌也學得好快,這裡的小孩蠻喜歡刷牙歌的,真的是超有成就感欸,加上動作他們也很喜歡。

(潔牙教學中,讓妹妹自己刷)

我們一起看口腔衛教的海報,包含何時要刷牙、吃哪些食物容易/不容易蛀牙、牙刷的挑選等等,她的領悟力都很高,還一起幫海報上的蔬菜水果寫上英文單字~經過衛教完感覺她就會了,蹦蹦跳跳我們一起去刷牙,整個流程蠻順利的,可惜後來我還是沒有帶牙菌斑顯示劑來,不然就可以檢查看看有沒有真的刷乾淨了> < 中間雨柔也有跑出來看(更小的妹妹),但是妹妹的學習力還不夠到可以聽懂刷牙是甚麼,所以就沒有教她。

辛勤的果實 大鍋麵

    星期六社區裡的人召集起來清理教會,一大早就有好多叔叔阿姨在拔草、砍樹葉、整理環境。中午他們煮了一鍋超超超大鍋的麵,所有的人一起吃,也熱情的邀請我們來吃喔~在這裡生活真的很棒,其實都不怕餓肚子啦,吃飯時間走在路上,大家都會問你吃飯了沒要不要進來一起吃飯,把你餵得飽飽!

(後面的貓媽媽正在哺乳,兩隻小貓喝奶中)

潔牙教學各點突破 第三彈

    昨天和小朋友約4點要一起學刷牙,4點一到!果然……小朋友都馬忘記來了XD 還好有崑立去幫我們把小朋友從家裡叫出來,後來來了宇呈、世選兄弟和雨暄、雨柔。上次見到宇呈和世選他們一直在玩打架遊戲,我還以為他們就皮皮的、太不喜歡聽課,沒想到宇呈比我想像中的乖好多,因為年級比較高學得也較快,小朋友之間都會大的帶小的學習,例如刷牙歌世選比較晚來沒聽到,宇呈和雨暄就一起教他讀、教他唱,沒有說嫌他笨阿甚麼的,那種自然流露出互相照顧的感情讓我覺得好溫暖。

(專心的宇呈)
(宇呈、世選兩兄弟)
(蛀牙的原因是甚麼呢~~~)

雨柔還不懂這些,會在旁邊東摸摸西摸摸搞破壞,雨暄就會很自然地負起姐姐的責任(她才2年級),因為早上先學過了,就帶她妹妹到旁邊、安撫她陪她玩,跟她說不可以打擾我們上課,相信她長大之後一定也會是個聰明又溫柔的女孩子!

(可愛的雨暄)

小男生可能小時候還很皮,上課也沒有乖乖聽,所以加法、減法也還不是那麼熟悉,牙齒5個面之中3+2=5的概念世選好像還不是很明白,但我覺得大班的孩子只要知道刷牙很重要,會願意去乖乖刷牙就很棒了!這次教學進度來不及讓他們親自刷刷看,宇呈有帶自己的牙膏牙刷來,我發現小朋友的牙刷普遍刷頭都太大了,比我帶來要給成人的牙刷還大,很可惜這次來牙刷帶不夠(只有準備長輩的分量),也沒有帶真正適合這幾個幼稚園、低年級小朋友的兒童牙刷,可能要教給他們這個觀念,讓下次家長去買的時候可以挑小一點的吧。下禮拜有時間再盯他們自己刷牙!

星期六的彌撒 閃著光的天主堂

(夜晚的天主堂,閃著美麗的燈)

    晚餐和雄哥一家人在玉里市區吃飯,這次我吃了乾的玉里麵,他們說真正的玉里麵是油麵配薄薄的肉片和一顆蛋,所以這兩次吃的都是改良版的不算最傳統的口味!八點開始是這個部落的彌撒,由於我們不是教友,沒有看過彌撒的進行,就好奇去看看。八點前陸陸續續很多人進到了教堂,在外面還有叔叔阿姨教我一些族語,他們說現在的小朋友都不太會講了,其實聽了也有些難過,文化正一點一點在流失,語言的東西更是難以保存,會的人越來越少,語言中留下來的知識和歷史就會慢慢喪失,這也是最可惜的地方。彌撒當中許多讀經員、神父朗誦的部分都是阿美族語,其他教眾們一起讀的部分是國語;神父跟大家說了一個灑種與結果的故事,意思大約是我們都同樣聽到了天父的話語,但有的人聽而不聞、有的卻能真正在生活中將他實現;套用在現實中也一樣,許多人一開始擁有一樣的資源、一樣的機會,有的人懂得去把握他而使自己變的更完善,或是用自己所學去幫助更多人(結出許多果實的意思),有的人卻不會珍惜這些好的東西,就可惜了。我蠻喜歡聽各種信仰中的故事其中的寓意,這次也第一次體驗天主教的活動,雙手抱胸前接受神父的祝福(小蘭姐說如果不是教友就這麼做,其他人是會吃到一塊神父給的餅)。信仰是一種力量,將人聚集起來或心靈上得以寄託,不論種族職業一同努力成為更善良的人。

夜聊 單純幽默的部落青年

    九點半彌撒結束,我們和雄哥、小蘭姐坐在廣場聊天,聊聊教會和這裡的人跟信仰的關係等等(小蘭姐在彌撒的過程中主持流程,唱歌很好聽!),後來和部落裡的幾個青年一起在河堤聊天。他們陪我們一起想紀錄片要怎麼拍才好,也一起看了前幾屆蹲點的影片,我在出發前其實有看過,但現在再看一次感覺完全不同耶,他們都知道自己在影片的哪裡有出現,一邊笑鬧著;我也看到好多這幾天認識的長輩和小朋友們,覺得影片變親切好多!到一個地方就是要學一下當地的流行語,學到一個叫「賈屁賈屁」,大概就是講屁話的意思,他們說話都很有趣,聊怎麼拍紀錄片也出了一些怪點子,我們完全笑到不行。

    回家的路上,古阿姨和黃阿嬤在小吃攤前面包檳榔,我們好奇地向前詢問是怎麼包的,海琦便坐下來跟著阿姨學包檳榔。用洗淨的荖葉塗上白石灰,捲成葉捲再包入褐色的檳榔乾。黃阿嬤跟我們說,荖葉很難種的!不能有霧、不能有風,不然葉子會脆脆的不好包,像台東就很適合種~我們平常看到綠綠的檳榔子是濕的檳榔,有時候非採收期就會把檳榔煮過曬乾(不確定過程,沒聽清楚),變成褐色的就是乾的檳榔。海琦越包越順手,還被笑著稱讚可以去當檳榔西施囉~

(古阿姨、黃阿嬤給海琦包檳榔教學中)

    紀錄片的主幹遲遲無法定下來,在部落我們看到了許多畫面,也努力地想了解各個面向,如何好好的濃縮這些精華,拍出有邏輯的東西,對於接下來只剩十天感到很緊張啊~很難不感到茫然,加油!

(歡迎大家提供建議,比如說對於一個不認識的部落,你們會最想知道甚麼?)

2017.07.16 海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