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嘉義東後寮教會

組員小檔案

張沛珊
臺北醫學大學 藥學系藥學組
我叫張沛珊,來自台北醫學大學,目前就讀藥學系。來自彰化的我,是個純樸、熱情又樂觀開朗的孩子,這個暑假和芷玲一同到東後寮教會蹲點,希望帶給他們陪伴與關懷,與阿公、阿嬤們共度一個「不朽的夏日」。
許芷玲
臺北醫學大學 牙體技術學系
我是芷玲,來自臺北醫學大學,今年暑假,到了「嘉義東後寮教會」蹲點。我是一個不太喜歡出門的人,但我希望自己能夠走出去,去認識、看看一些新的事物,於是在知道蹲點計畫後,我就決定給自己一個全新的挑戰。

蹲點影音

導演的話:

問阿公阿嬤:為什麼要種田? 他們的回答很簡單,就是為了生活。   15天的陪伴、探索,從阿公阿嬤身上記錄下了許許多多「鄉下的秘密」,小小的東後寮社區,有著那些溫暖的故事與在地人情。   來到東後寮,時刻陪伴的過程,更能了解到他們對於土地的情感、生活的堅持。藉由紀錄,聽見他們老人家的心聲,讓大家知道,或許他們的堅持對他們而言是有什麼意義存在的!

影片簡介:

紀錄片以長輩們的心聲為出發點,內容涵括「生活日常」、「往事舊情」、「青年想法」、「對土地的情感」。   在與長輩們的聊天過程中發現他們以前的生活就是從事農事,儘管環境改變、時間消逝,但這些長輩們的生活還是跟種田綁在一起。   子女的期望就是父母能夠安全舒適的度過每一天,不要從早到晚都在田裡工作操勞,關懷據點的存在雖然可以讓他們有個地方活動、被照護,但也有長輩在來據點之餘,還是想要去做農事,那到底長輩對於種田的堅持、需求還有對自己的價值又是什麼呢?    東後寮這塊土地上的人,大部分的居民都是高齡的長輩,他們的生活經歷了七、八十年的時光,他們從小就是依靠著土地長大,累積了許許多多的種田經驗。這做了一輩子的工作,儘管自己知道種田很艱苦,但家中一代傳一代的土地,對他們而言是不能割捨掉的。「一枝草一點露」,他們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踏踏實實,同時也活的開心。

黏土:人老心不老

創作理念:

選用形式說明:

    想要凸顯出阿公與動物之間有趣的互動,希望能展現出阿公與動物之間是如此的接近,因為黏土可以呈現立體感與距離感,可以讓兩者之間的親密程度充分展現,也因為黏土可以呈現出清滿阿公在餵羊吃地瓜葉時,拿著地瓜葉跳舞逗羊的童心,使它變得生動起來。

 

簡介:

  作品主要是以黏土做出清滿阿公在東後寮教會餵羊的場景,以及平常山羊會玩的瓢蟲溜滑梯。而其中清滿阿公手上拿的地瓜葉,也是以黏土做成,並仔細的為其刻上葉紋,使葉子看起來更加可口。羊身上的毛也利用黏土雕刻的特殊手法來呈現出羊毛遍佈全身的感覺,使其更接近於回憶中的那隻羊真實的模樣。特意呈現出瓢蟲溜滑梯希望表達出雖然羊是被人類飼養的情況下,但是牠依舊可以有自己的娛樂。外面的圍欄想傳達出羊是被人飼養的並不是野生,也表現出了教會對於羊的安全是有給予保障的,也另外做出了門展現對於羊的自由有一定程度的開放,而且教會刻意將羊飼養在樹旁讓牠可以在樹下乘涼不必忍受烈日,阿公則是作為跟羊是好朋友的形象呈現,臉上的笑容不但展現了對於想要餵羊兒釋出的善意,也包含了因成功逗弄到羊兒而開心所展現出的童心,也傳達了阿公依舊保持著活力。頭上的斗笠不僅代表阿公會照顧自己不受烈日侵襲,也暗示了阿公對於務農的堅持與驕傲。

  希望這個作品可以生動呈現出我們在那裡看見的景象,藉此作品分享給大家看見,感受到阿公跟羊都有著活力,彼此如同兩個孩子在嘻笑打鬧,也表現了他們對於生活還是充滿快樂,依然可以保持著一顆童心未泯的心,「人老心不老」正是這個作品的精髓所在。

服務成果

服務簡介

1.口腔衛教宣導、用藥知識、送牙刷

2.手作輕食粉粿

3.DIY摺紙

4.村落走訪與長輩採訪

蹲點心得

許芷玲
「很高興能夠有機會參與此次的蹲點計畫。從報名、面試、行前訓練一路走過來,到7/...
張沛珊
「在這邊的十五天,感受到的是鄉下人的純樸,是東後寮人的熱情,是阿公、阿嬤們堅持種田的精神。...

在地故事

張沛珊
「在地人情故事        ...
許芷玲
「在東後寮的每天,雖然交通不是很方便、教會隔壁不是小七,但生活都是很平淡自在,...